三年级:《田鼠阿佛》

《田鼠阿佛》的作者是美国绘本作家李欧.李奥尼,1910 年 5 月,他出生于荷兰阿姆斯特丹。他是一个多才多艺的艺术天才,绘画、雕刻、平面设计、印刷、陶艺、摄影......可以说是样样精通,曾经多次举办个人画展、设计展。

虽然他开始创作绘本时已经49岁了,却由此开创了一个绘本新时代。他的绘本多次获奖,其中《一寸虫》《小黑鱼》《田鼠阿佛》《亚历山大和发条老鼠》分别于 1961 年、1964 年、1968 年及 1970 年四次获得美国凯迪克大奖。

凯迪克大奖是美国最权威的绘本奖项,已经有60多年的历史。这个奖项是为了纪念十九世纪英国的绘本画家伦道夫·凯迪克而设立的,其评选标准的周延与创新,主要看重作品的艺术价值、特殊创意,每一本得奖作品都必须有“寓教于乐”的功能,让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开发另一个思考空间。

《纽约时报》给予李奥尼非常高的评价,说:“如果绘本是我们这个时代一种新的视觉艺术,李欧李奥尼则是这种风格的大家。

《田鼠阿佛》不仅获得美国大奖,在国内也是深受好评。豆瓣评分达到了9.2分。

《田鼠阿佛》讲的是一只特别的小田鼠,它看待事物的眼光与别人不同。当别人忙碌着采集各种食物、准备过冬的时候,它独自坐在一旁。别人说他为什么不工作的时候,它却说自己也在工作,不过是在采集另外的东西。

冬天到了,食物慢慢被吃光了,田鼠们觉得又冷又饿。

这时,大家想到了阿佛,它不是收集了很多东西吗?于是,阿佛请大家闭上眼睛,它收集的阳光,让小田鼠们感到温暖;它收集的缤纷色彩,让大家变得充满期待;它创造出优美的诗句,田鼠们夸它“是个诗人”……

阿佛只是“红着脸,鞠了个躬,害羞地”说:“是的,我知道。”

有人说《田鼠阿佛》跟《安的种子》一样,是一本给大人看的绘本。

阿佛之所以能成为“诗人”,当别人都在忙碌采集过冬的食物的时候,他却可以做着自己喜欢的事,这缘于其他田鼠对阿佛的接纳与包容。

这样的大道理,孩子或许并不能领会,正如李欧.李奥尼所说:“对于四五岁的孩子,要让他们明白隐藏在故事背后的道理是不可能的。”

但其实,这点并不重要,也并不妨碍孩子们对这个故事的喜爱。

孩子们可能会觉得《田鼠阿佛》这个故事很好玩,会觉得这只田鼠好像和我一样啊。这就够了。

与其只是读懂了绘本而没在心里留下痕迹,还不如读得不太懂却在心里留下了点什么。”日本绘本之父松居直先生也这样说。

几乎所有好的绘本都不直接说教人生道理。它们经常通过一个有趣的生活片段、一段经历、一个过程,让孩子自己去感悟。

我们小时候也经常听故事,但是,我们印象最深的,往往是那些有趣的、能找到共鸣的内容。

那些以为自己跟这只小田鼠有共鸣的孩子,长大以后应该也不会忘记阿佛吧。等他们长大了,就会去思考留在心里的那个阿佛到底是什么。

也许很多年以后,他们会渐渐地明白其中的含义。

被人教会和通过思考自己体会到,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体验,后者的体验会更多地和自我认知联系在一起。

阿佛如同一个被爱包围的孩子,自信、内心丰盈。而被爱包围的孩子,长大后也是一个充满自信的孩子,在别人夸他的时候,只是害羞地说:“是的,我知道。”

吴峻熙爸爸

大家好,我是吴峻熙爸爸!

相关推荐

新学期,这份护眼贴士送给孩子

家庭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家长应当了解科学用眼护眼知识,以身作则,带动和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用眼习惯,尽可能提供良好的居家视觉环境。0—6岁是孩子视觉发育的关键期,家长应当尤其重视孩子早期视力保护与健康,及时预防和控制近视的发生与发展。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