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童谣

数字歌

一二三,爬上山。

四五六,翻斤斗。

七八九,拍皮球。

十个手指头,

就是两只手。

娃娃和布谷鸟

娃娃喝药,说苦。

布谷鸟说:不苦,不苦。

娃娃喝药,要哭,

布谷鸟说:不哭,不哭。

娃娃笑了,布谷鸟不叫了。

我爱国旗

国旗国旗我爱你,

五颗金星照大地。

我愿变成小鸽子,

飞上蓝天亲亲你。

画画

花花画画,

画朵红花,

红花红花,

送给妈妈。

小花鼓

有面小花鼓,鼓上画老虎。

槌子打破鼓,妈妈用布补。

不知是布补鼓,还是布补虎。

小刺猬理发

小刺猬,去理发,

嚓嚓嚓,嚓嚓嚓,

理完头发照照他,

原来是个小娃娃。

知了

小知了,真不好,

大家都在睡午觉,

你不睡觉还要跑。

小白鸽

哥哥有只小白鸽,

小白鸽呀爱唱歌。

咕咕咕,咕咕咕。

哥哥听了笑呵呵。

茄子

紫色树,紫色花,

紫花开了结紫瓜。

紫瓜柄上长小刺,

紫瓜里面长芝麻。

小青蛙

小青蛙,呱呱呱。它说自己是画家。

画只兔子两条腿,没有耳朵扁扁嘴。

画只鸭子四条腿,长长耳朵三瓣嘴。

兔子鸭子笑哈哈,问青蛙,画的啥?

小青蛙,低着头,一下子成了哑巴。

不倒翁

说你呆,你不呆,

长着胡子像小孩。

推一推,歪一歪,

睡下去又站起来。

月儿

圆圆月,弯弯月

月儿有圆又有缺。

我爱圆圆月,

我爱弯弯月,

圆圆弯弯都是月。

小路

小路弯弯,

像根扁担。

一头挑着村庄,

一头挑着大山。

小纽扣

小纽扣,小纽扣,

各找各的小窗口。

找到小窗口,

一个一个伸出头。

过山车

上天了,入地了,

腾云了,驾雾了。

过山车,下山了,

我变成,流星了。

飞飞跳跳

小蜻蜓,会飞。

小蚱蜢,会跳。

飞一飞,跳一跳,

小弟弟,会长高。

小猫拉车

小猫拉车,老鼠不坐。

黄鼠狼拉车,小鸡不坐。

灰狼拉车,山羊不坐。

老虎拉车,谁也不坐。

做手影

兔来了,狼来了,

螃蟹爬上墙来了。

电灯一关都跑了,

电灯一开又来了。

什么大

天大地大,

比不上我的手大。

我用手掌捂眼睛,

哈哈,天和地不见啦!

有条“蚯蚓”真可笑

有条“蚯蚓”真可笑,顺着鼻子上下跑。

哧溜一声,出来了。哧溜一声,进去了。

不是蚯蚓是鼻涕,掏出手绢快擦掉,

不要挂在鼻子上,让人看见多不好!

大小多少

一个大,一个小,

一只老虎一只猫。

一边多,一边少,

一群大雁一只鸟。

数一数,瞧一瞧,

大小多少记得牢。

落叶

秋风秋风吹吹,

树叶树叶飞飞。

就像一群蝴蝶,

张开翅膀追追。

黄豆荚

黄豆荚,真可爱,

里面住满豆乖乖。

秋天到,房门开,

豆乖乖呀跳出来。

排着队,一二一,

走进农民大口袋。

半半歌

有个孩子叫半半

起床已经七点半。

鞋子穿一半,

脸儿洗一半,早饭吃一半,

课本带一半,上学路上半半跑,

光着一只小脚板。

金花银花

金花花,银花花,

躲在叶下吹喇叭,

滴滴答……滴滴答……

吹着吹着做个梦,

变成两个胖娃娃,

金花变成大南瓜,

银花变成大冬瓜。

看月亮

初一一根线,

初二看得见,

初三初四像蛾眉,

十五十六团团圆。

山羊和绵羊

角儿尖尖,胡子长长。

借你毛皮,好做衣裳。

角儿弯弯,毛儿卷卷,

剪下毛毛,好纺线线。

吴峻熙爸爸

大家好,我是吴峻熙爸爸!

相关推荐

花朝节——中国古代最明媚的节日

花朝节,是指中国百花的生日,简称花朝,也称“花神节”、“百花生日”、“花神生日”、“挑菜节”,汉族传统节日,流行于东北、华北、华东、中南等地,一般于农历二月初二、二月十二或二月十五、二月二十五举行。节日期间,人们结伴到郊外游览赏花,称为“踏青”,姑娘们剪五色彩纸粘在花枝上,称为“赏红”。各地还有“装狮花”、“放花神灯”等风俗。花朝节与中秋节相对应。据《广群芳谱·天时谱二》引《诚斋诗话》:“东京(今开封)二月十二曰花朝,为扑蝶会。 ”又引《翰墨记》:“洛阳风俗,以二月二日为花朝节。士庶游玩,又为挑菜节。” 可见花朝节日期还因地而异。

立春: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中国自古是农业大国,在人们的心目中春天是万物生长、耕耘播种的最佳时机。立春在古代是重要的岁时节日,它意味着春天的开始,农民们就要开始新一年的劳作了。“一年之计在于春”,现今人们都将这句话当作至理名言,而这句话最开始是句农谚,提醒农民们只有在春季辛勤耕作,这一年才会有好收成。

中华文化符号之二十四节气

有人说,二十四节气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因为它根植于中国悠久的农耕文明,融汇了先进的农学思想,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理念,千百年来在指导中国人的生产生活实践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

暂无评论